继我国杂交水稻、沙漠水稻、巨型水稻成功耕种后,近日一则云南省澜沧县“水稻上山”引起轰动的农业新闻迅速登上热点榜首,成为众多网友热议的话题。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水稻一直是在水田中生长的,突然听说水稻能够在山上生长,而且产量还高达上千公斤,确实让人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。
这项技术无疑是我国农业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,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助力干旱地区扶贫的一种黑科技创新手段。
那么,“水稻上山”究竟是什么呢?有人传言这种新型种植方式的人均产量惊人,高达上千公斤,这种言论到底是真是假,以及这一技术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破坏呢?
水稻“上山”究竟是什么?
据官方新闻报道,这一新型的农业栽培技术,简称“水稻上山”,实际上是一种创新的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方式。
简而言之就是把“山下水田”的杂交稻品种引到“山上旱地”种植,摆脱了传统水田的种植方式。不再需要进行水稻泡田、育秧、插秧等繁琐的工序,即便是在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,也能够保持较高的产量。
一开始,专家在向当地农民传授新的种植技术时,一直使用着“水稻旱种”的官方术语。然而,由于农民对“水稻旱种”并不十分了解,专家的术语显得有些生涩。
于是,在交流过程中,农民们提出了一个更为形象、易于理解的说法,也就是后面被大家广为流传的“水稻上山”。
这种新技术依托先进的遗传改良手段,通过选育适应性更强、水分利用效率更高的水稻品种,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水分条件,既能在雨水充足的季节蓬勃生长,又能在旱季中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源。
同时,“水稻上山”强调科学管理,通过精准的施肥,合理的水分管理,确保水稻在整个生长周期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养分和水分供应,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。
黑科技精准扶贫
这次“水稻上山”试验选择了位于偏远贫困、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云南省澜沧县。这个地方多为旱地,主食主要以玉米为主。
由于环境的限制,传统的水稻无法在这里生存,导致当地居民只能通过卖玉米的方式,来换取其他粮食。
在这种背景下,为了让山区居民实现自给自足,维持生活所需,实现“大米自由”,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自主种植。
然而,这并非易事。大家都知道,通常情况下水稻主要种植在南方平原地区,而且需要充足的水源。
但“水稻上山”试验的目标是将水稻种植在山上,山地地形不易保持水土,且规模化、机械化种植在这样的环境中面临更大的挑战,听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为了应对“水稻上山”试验中的挑战,我们的专家团队在当地示范推广了杂交稻旱种技术,并解决了两个关键难题:
一是在当地实验过程中,专家们发现传统水稻在旱地环境中往往难以分蘖(niè),导致植株生长不健壮,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。
但专家们经过精心筛选,培育出了适应旱地环境、具有良好分蘖(niè)特性的水稻品种,如“滇禾优615”,这些水稻品种能够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,同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,从而提高了水稻在旱地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产量。
另一方面,在传统的水稻种植中,由于旱地环境的特点,杂草往往生长迅速,抢夺了水分和养分,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产量。
所以专家们推广应用了一项先进的农业技术——在杂草萌芽前的封草技术。
通俗点来讲就是在杂草发芽之前,采取覆盖草屑或地膜的手段,阻断了杂草的生长,减少了杂草对水稻生长的干扰。
同时,梯田在水稻生长期间为作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营养,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,同时减少了土地的闲置和浪费。
通过这些技术创新和改进,2023年云南成功推广了50万亩水稻,最高亩产达到788公斤,最低也能达到634公斤,总产量高达28万公斤。这为云南部分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稻产量,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。
其中最为贫困的蒿枝坝村人均产量更是超过了1000公斤,人均产量超过了1000公斤,为当地的农民们打开了致富的大门,更为其它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产量的提高,更意味着农民们通过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方法,摆脱了传统农业的束缚,实现了经济的独立和可持续发展。
“水稻上山”引争议
按道理来说,这种高科技水稻种植技术应该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,但网上却流传一些在山体上修建梯田的图片、视频,把“水稻上山”与“毁林造田”、高标准农田建设联系在一起,引起许多不明所以网友的疯狂质疑。
经核实,这些基本都是无良自媒体想赚人眼球,所以恶意剪辑的视频或者图片。
项目负责人已经明确表示,不存在网民质疑的“开山造田”、“毁林造田”等情况,而且他们承诺不会破坏生态环境。
关于所谓的“毁林造田”,其实这些并非生态中的原始林地,而是近年来一些违规在耕地上建设的人工林地。对于这些违规建设的林地,进行整改复耕,并非“毁林造田”,更不是网民所称的“退林还耕”。
国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有着明确的标准和规定,要求按照地质地貌、水资源、气象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规范建设。
“水稻上山”是符合国家建设标准,而且对农民种植粮食存在现实意义的,但其实现阶段很难做到大规模的推广。
其中,最为重要的就是环境和气候变化对于“水稻上山”方案的适应性。简单来说,这个世界太“复杂”,各地的地质地貌、气候差异巨大,如何在不同条件下调整方案,使之在各地都能够取得好效果,是需要专家团队在后续继续深入研究和调整的方面。
而且成本问题也是一个挑战,“水稻上山”需要投入大量的高科技机械设备,并且需要对当地农民进行种植农业专业知识的培训,来确保水稻种植和产量。
一旦实施了“水稻上山”方案,如何保持梯田的良好状态、管理水稻的生长,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农民的合作,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目前我们可以明确的是,科学创新和改进的水稻种植技术,如水稻上山、旱地种植,并非忽悠,而是经过科学验证的成果。
高产亩产788公斤的成果也不是吹嘘,更不是大家传言的毁林造梯田,不会破坏生态环境。
难以想象也好,存在疑惑也好,但一切应以事实为依据,不能跟风带节奏,让呕心沥血、潜心研究的农业专家,遭受不白之冤,更不能让他们流汗又流泪。
换句话说,这些看似光秃秃的干田,尽是土,一旦修建成功,只要它不垮塌,只要是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的,哪怕是看天吃饭,也能“青山绿水”!
科学创新是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,在网络时代,信息传播极为迅速,但其中的真伪也需要我们有一颗理性的心去辨别,以事实为依据,不被一些不负责任的报道和煽动影响判断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